6月15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有关要求,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武汉大学牵头的湖北省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综合改革示范校共同体建设座谈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岱出席会议,学院党委副书记孙燕、学校课程思政中心常务副主任陈训威以及来自武汉、宜昌、十堰等地的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者、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代表,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陈世锋副院长主持。
张岱副部长在致辞中指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在全面增强思政育人实效中意义重大,要完善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在理论研讨、课程交流、教学观摩、集体备课等方面推进一体化工作,打造具有武汉大学和湖北特色的思政课一体化品牌。
陈世锋副院长介绍了共同体建设前期工作进展,提出了推进共同体建设要坚持“开门办思政,打好组合拳”,要以“专业、融合、创新”为着力点。
各共同体单位就自身工作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做交流发言:
武汉市解放中学柯焱老师从质和量两个角度谈了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教师队伍驱动的重要性,以及实现师资队伍一体化的必要性。宜昌一中教务处主任赵勇老师分享了所在学校思政课教学中“灌输式—启发式—探究式—一体式”教学方式变革的路径。夷陵中学教务处主任李力老师介绍了该校政治教研组的基本情况及当前面临问题,提出该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一体化并会着力推进。十堰市东风高级中学夏光浩老师提出,在共同体建设中应由高校做好顶层设计和具体规划,一体化的大中小学校应当找准特色定位、相互衔接。东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贝丽老师以该校2017年成立的以学生为主体、由马院教师指导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为例,分享了该校开展理论学习的做法和经验。文化大道小学校长熊春萍老师表达了借助共同体平台为教师提供集体备课机会、加强与共同体各校合作的期待。武汉大学课程思政中心执行主任陈训威老师认为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要实现常态化、特色化与产品化。武汉大学附属学校党委副书记宋泉老师提出,要整体规划一体化建设,重视目标体系、课程体系、活动体系、衔接体系、协同体系建设,抓好主渠道主阵地协同一体化的关键点。武汉大学附属学校副校长周一敏老师从队伍建设一体化、教学教研一体化、课程资源一体化、实践活动一体化四个方面对大中小思政课建设提出了建议。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党委书记杨萍老师介绍了第一附属小学依托课题从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两个方面入手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做法。武汉大学第二附属小学校长杨裕民老师认为要实现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灌输式教育、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重活动、重体验、重实验。我院孔凡义教授认为,高校教师应更加关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刘钒教授认为,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要建设品牌并实现联动协同,进而在红色资源、科学普及等方面实现目标效果。田贵华副教授认为,在共同体建设中要保持非功利主义,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朱国伟副教授提出了目标牵引、问题导向、组织推动的三点建议。
孙燕副书记在会议总结中对各共同体单位对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视表示感谢。同时强调,学院将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落实会议相关共识,致力于实现团结发展、合作共赢,更好地推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文字:王菁昱韩姊希图片:潘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