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万博网页版登陆界面
采访宋镜明教授 探解武大昨日之星时间:2014/01/24 00:00:00

当我们还略显忐忑地按响了宋老师家的门铃的时候,一位精神矍铄的老教授已笑呵呵地为我们打开了房门。刚进客厅,“心镜湖乐增气象,月明山聚蕴生机”这样一副透着苍劲笔力的对联瞬时吸引了我们的全部目光,宋老一边用干果和新鲜的水果招待我们,一边给我们介绍着,语气里透着淡淡的傲然和几分的喜悦。原来,这是宋老的学生专程为老师准备的谢恩礼,自打收到这对联后,宋老就一直挂在墙上,和对面墙上挂着的另一位学生送来的《沁园春.雪》遥相呼应,提醒着我们面前的老人是一位在武大执教一生的老教授,桃李满天下。我们还没尴尬地开始客套,宋老就已经淡然地唠起家常来,话题就这么地延展开了。

信誓旦旦、义无反顾的武大求学之路

当我们问到宋镜明老先生的求学之路,为何选择武大的时候。老先生的脸上闪出了得意而又骄傲的神色。老先生说道,高中时的自己是湖南重点高中重点班的学生,成绩名列前茅,可谓是精英中的佼佼者。在老先生面前的选择道路很多,而他义无反顾的来到了武汉大学。据老先生所说,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一是武汉大学的名气。当时武大的文科是很有名气,不亚于北大清华。解放前四校联合招生之中就有武汉大学以及北大、清华、中央大学,后来有新加了浙大。老先生还回忆到,当时很多社会上的风云人物来武大讲演,胡适先生也曾到武大讲演还说“北有北大、南有武大”,也可见武大地位之高。武大的时任校长也是非常厉害的人物——李达。他是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并且当时还担任文教委员会的主任,其名传播甚广。第二个原因便是前景十分光明。当时的武大有一个政策,只要平均分在80以上的学生,就可以免试直接就读美国很多名校留学,例如牛津等世界名牌大学深造,发展前景是巨大而又美好的。老先生还提到自己的历史老师也曾受过武大的历史学系的老师的熏陶,虽然当时的自己在政治、经济、政治上都可以选择,但还是遵循老师以及自己的内心选择了历史系。在历史系中,那浩如烟海的书籍是自己折服,并且发展的余地很大,发展的空间较广。老先生还半开玩笑半得意的说道,当时自己高考填报志愿时,一二三四五志愿填的全都是武汉大学历史系、武汉大学历史系、武汉大学历史系……。老先生的直率和自信也让我们这些晚辈所佩服。

是转折点 更是成功的起点

随着了我们访谈了解的深入,我们提到为什么宋老先生最终会选择走思政这条道路。老先生感慨的说,历史古今中外包含众多,而自己却更钟爱于党史。恰逢中央、湖北省委以及历史系发出号召开展地方党史调查,湖北省委成立了省委党史调查组,宋先生主要负责的是黄冈地区,住在黄州一个老革命的家里。每天的生活虽然很单调但却很充实。早上就和“张同学”谈话,下午就写报告,1959年的春节都没有回去,走访黄冈附近众多地区,采访了很多老革命群众和老红军。在他们的叙述中,自己也深受感动,在心里下定决心要好好学党史。1959年回到学校之后,就开始将访问的各种资料整理成一篇一万五千字的文章《黄冈农民运动的暴风骤雨》,也获得了一笔不菲的稿费,看到自己文章发表时,心里那种乐滋滋的感觉也让老先生记忆犹新。宋先生也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与文化认同感,对这个专业有了深深的热爱。老先生还提到,过去有的同学甚至是老师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持否定态度,当时自己很不满还较真地说和那些同学说“那我们比一比啊”。事实证明老先生的坚持是对的,跟一起留在武汉大学历史系专业的同学比起来,宋老先生是第一个成为教授的,也算是武汉大学当时最年轻的教授。他也是第一个发表专著,第一个获得社科重点课题的人。自己不断取得的成绩也鼓励着自己身边的同事和学生。宋老先生也很直接地说道“作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很自豪的”。

曾经严谨的学风 是骄傲更是值得继承的传统

时至今日,很多东西都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在校庆之际,我们要展望但更要回首。我们采访老先生当时什么东西给他留下的印象最深。老先生提到了当时严格严谨的学风。老先生回忆,当时的学生都很刻苦,严格严谨的学风令人赞叹。尤其是历史系的学生,写的不论是文章、论文或是专著,都会有很多出处和注释。当时历史学的泰斗曾说,做历史研究无一事无出处。宋老先生也跟我们举了一个自己当时的例子。当时做关于李达的研究,整理有关著作而当时这些文章几乎散落在全国各地,自己也几乎踏着李达的足迹跑遍大半个中国。为了找一份资料,在北大图书馆找了一天、北京图书馆查了也没查到。后来突然发现有一个首都图书馆,便有跑到那里查阅资料。很幸运的是碰到校友帮忙,在那里每餐饭就吃一个馒头在图书馆里正正找了五个白天天,终于找到了,心里特别的高兴。可是当时没有复印机,变一个字一个字的抄,还找校友帮忙来念自己校正,连标点都不放过。听到这里,我们心中也感慨万千,这种严谨的学风是他们当时的骄傲,更是值得我们推崇发扬的武大传统。

奈何桥前几度徘徊,淡看生死静心学术

回忆起往昔,宋老的精神更是涨了几分,待到情绪平稳之后却也不无遗憾地提及到现在的身体情况早已是大不如前。我们细细听完其中的经历,不由对眼前的老人又多了几番敬意。宋老原先身子底子不错,奈何病魔不断,数次大手术,鬼门关前走了好几回。宋老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罹患癌症,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几十年与病痛的抗争中得以培育并不断发展,终成大器。经历了大灾大难的人,心境自有一番变化。宋老提及此段抗争史,感慨颇多,对着我们两个晚辈,笑意淡然,却带着一股厚重感,慢慢谈起如何在苦痛中学会了宁静自己的心,并最终将这样的寂静的心放在了工作、学习和研究之中,学会了遇事镇定,也学会了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最终得以长久地漫步珞珈山,继续感受这所百年学府的底蕴。肝囊肿、肾囊肿、胆结石等等一个又一个医学名词就这样从这位老人嘴中吐出,淡然的语气却无法让人忽视背后的苦难,数次的化疗没能打垮这位老先生,虽然再无法用良好的视力去直接阅读,老先生却依旧关心着学术前沿,关心着国家大事,只不过从直接的看转为了更为用心的听。

在我们都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夕阳已经在房中洒下了几缕疏影,不知不觉,三个小时一晃而过。在忆起了脑海深处的时光之后,看着我们这仍处于最美好大学时代的开头的年轻面庞,宋老不由得叮嘱了几句。除开了专业学科上的建议,宋老提得最多的,就是为人与治学的重要性。宋老当年在武大求学期间,受到很多大师的熏陶,不仅是治学上的,更多的是人格魅力上的影响。勤奋与执着是每个学子都必须拥有的品行。在校庆来临之际,宋老也是感慨万千,惟愿武大更加注重学科建设,更加团结,重拾武大曾经的辉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