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万博网页版登陆界面
平凡中的非凡——刘建民教授访谈小记时间:2014/01/24 00:00:00

2013年5月22日,这一天我看到的是一个平凡的老爷爷,他给我讲述了他的故事。在他朴实无华的语言中,我看到了一个武大教授的平凡生活,却也体会到了作为一个珞珈人的不平凡。或许每一个珞珈人都有着看似平凡的生活,却在平凡之中创造着不平凡。

他心里的他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家乡的山教会了我深沉、踏实,家乡的水教会了我柔韧、不息,带着那份质朴,寻求那千万人所渴望的珍宝——知识,我走出了大山。

幼年——石首山下启早慧

我于1933年出生在湖北石首县的大山里,山里只有一所私塾,到了该上学的年龄,父母便把我送了去。那时每天按照私塾先生的要求背诵着四书五经,虽不解其意,但琅琅上口,也甚是有趣,年少的日子便在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朗朗书声中愉快度过,这便也激发了我愉悦的学习体验。当私塾改成了公学堂,我也开始了我的小学生涯,那时的我们年龄大启智晚,十五岁还读着小学四年级。公学堂里教授着现代的算术、语文等,与私塾的刻板相比更能激发我的学习兴趣。石首山下,正萌发着一颗求知的嫩芽。

少年——黑龙江畔磨意志

那时刚刚步入湖南华农初中,建国初期需要大量国防后备人员,正值少年的我便被分配到黑龙江齐齐哈尔步兵学校,在那里接受着军事训练。依旧忘不了那里冰封雪冻的日子,坚硬的冰柱像一把把利剑搬直刺胸膛,寒冷的风刮来如扇耳光似的迅猛有力。少年的我身子骨较虚弱,长年没有吃饱穿暖,适应不了北方的气候便与老乡一同离开了齐齐哈尔。回到了湖北后,我们已经身无分文。人越是身处绝境,越是该冷静果断,我做了一个决定,而这个决定也成就了我人生的第一次转折。我去了湖北省教育厅,向其工作人员打听学校,那时已十月中旬,大多学校都早已开学,面对我这身无分文的“流浪儿”,工作人员对我置之不理,直到我拿出了当时任东北地区军队司令员林彪的路条时,教育厅的官员马上痛快答应全省好的高中任我挑。我异常兴奋,但不贪心,考虑当时的处境,我向官员提出只要是个提供住宿吃饭不要钱的学校就行。那个年代,有饭吃,有衣穿,有床睡,有书读,就是幸福。人不能贪念,关键在于利用条件努力奋斗。我把这次决定视为人生的第一次转折,来之不易的机会意味着我对求知的执着,而这份执着也引导着我后来的人生。黑龙江畔,那份意志在寒风中磨砺。

青年——十堰城中勤苦学

获得了在十堰师范学校学习的机会,每天吃着饱饭,我全身心投入了学习。高三时我担任了班长一职,带领着同学们复习,那时的学习非常强调自觉性,老师管理相对较少,班上的事物都由“班三角”共同管理,于是三个班委成员齐心协力每天带领大家早起晨读,在那晨读声中似乎有着小时私塾的回响,原来那些最初的梦想才是指引我前进的埋藏心底的力量。三年毕业后,我被顺利保送到武汉大学哲学系,这人生的第二次转折便决定了我与珞珈山的终身情愫。大学的五年正值外部环境较为动荡的时期,57—58年动乱,学生也参与了大跃进、人民公社等运动,被荒废的岁月至今感到遗憾。59年时,我又被分配到水利水电学校(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前身)在团委任职。十堰城中,那琅琅的书声得到了永久的回响。

中年——珞珈山下育学子

在水利水电任职期间我便留校了,那时改革开放兴起,学院也进行了改革,招收本科生,我教授《逻辑学》课程,逻辑学一教便是二十多年,逻辑学中很多有意思的理论非常引人入胜,教学中我也不仅仅涉及专业知识及刻板的教学方法,教导学生多读书着重培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要培养自己的个性和独立生活能力,做事要三思而后行等,我所切身体会到的生活经历都会传授给学生。大学教学,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引导学生如何生活。希望我们的珞珈学子进入社会都有禀赋着武大精神和特色,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珞珈山下,从汲取知识到传授知识,一生所追求得到了转化与升华。

老年——东湖岸边享延年

如今我已80岁,每天规律地生活,清晨绕着珞珈山走走,傍晚沿着东湖岸逛逛,看看新闻,上上网络,读读书籍,珞珈山下的日子如湖水一样平静。待在珞珈山下五十多年,对这里的感情已是非常自然的,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栋宿舍楼,一个老牌坊,我们这老一辈都见证着它们的存在。看着一届又一届的有朝气的学生进入,想着武大的未来充满活力地不停息地发展。故乡的山水也是这样踏实、坚韧、不息。

一生就这样眨眼即逝,一生都在这样体验着成长,学习着生活。

我眼中的他

本是石首一少年,经年之后安居珞珈山,教书育人二十载,于珞珈山中安享晚年。他便是刘建民教授。他是亲切和蔼的老爷爷,也是勤勤恳恳的教书匠,更是儒道仙风珞珈人!他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着不平凡。

亲切和蔼老爷爷

初次和刘老师接触是在采访的之前,那天,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拨通了他的电话。在等待接通的那短短的十多秒,我的心一直旋着。不善言辞的我如果说错了话,刘老师会不会不接受我的采访呢?作为教授的他会不会很严肃呢?

当电话接通的那一秒,刘老师热情地跟我问候,他那亲切地声音瞬间就打消了我的顾虑。我丢下了忐忑的心情,和准备好的不自然的客套话,像和邻家爷爷聊天一样说起话来。

采访的那天是一个周三的下午,上完体育课后匆匆赶到教五时,刘爷爷已经坐在教员休息室了。刘爷爷的头发已经在岁月的浸染中花白,摇着折扇的手也在时光的打磨中粗糙,可是他的眼睛是那么的炯炯有神,透着和其他老人不一样的光芒。

刘爷爷很喜欢笑,那爽朗的笑声更是让我喜欢上了这个亲切的老爷爷。

勤勤恳恳教书匠

刘爷爷很骄傲地告诉我,他这一辈子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在武汉大学做了二十多年的教书匠。教书匠,多么质朴美好的词语。这是一个老教授心里最深处的语言。为人师表,他尽心尽力,不求轰轰烈烈,但求问心无愧。如今二十载已过,退休在家的他仍然坚持每周来到教室听课。是追寻已经逝去的育人时光,也是延续自己育人的梦。育人本是一件平凡事,这二十几载坚持下来便也不凡了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他做到了,传授了几十载的道,解了无数学子的惑。老来想想,也是无憾了吧!若我为学子之师,能否做到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尽心尽力呢?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一心育人,奉献于教育?刘爷爷育人讲求方法,何谓大学,即大道之学。需要学生自己钻研,老师提点即可。在大学锻炼的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的能力。这些身为老师只要加以正确引导便可,无需填鸭式地照本宣科。

他教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为人处事之道,是立身之学。这或许就是他的不凡之处吧。

儒道仙风珞珈人

刘爷爷一生到过很多地方,辗转之后选择了留在珞珈山上。刘爷爷谈到珞珈变迁时,、说到,他虽然已经退休了,可是还是会关注珞珈的一草一木,关注武汉大学的发展,珞珈就像是他的家一样。

他以珞珈为家,以珞珈人为亲人,这是何等的深情。

刘爷爷长于养生之道,每日早起在老图门前迎着清晨的阳光打太极拳;午后小憩,醒来读喜爱之文章;晚饭后随一二好友漫步珞珈,畅谈人生,如此惬意。这恐怕是珞珈山水中才有的儒道仙风吧!

子女奔波在外,老人的生活本是寂寞的,可这刘爷爷却善于发现生活的乐趣,在珞珈山水中怡然自得,做了一回快乐潇洒的珞珈老人。令人欣羡之。

后记

从大山到城市,他是胸怀理想的励志人;从私塾到大学,他是钻研学问的知识人;从初春到寒冬,他是勤勤恳恳教书人。

爱早起,他是珍惜时间的赛跑者;爱养生,他是珍爱生命的尘世人;爱武大,他是留恋珞珈的珞珈人。

他是平凡的老爷爷,是平凡的育人者,却也是不凡的老教授,不凡的坚守者。

同为珞珈人,我们又当如何?


Baidu
map